
科研進展
重慶研究院在生物標志物miRNA無標記檢測技術研究及其肺癌早期診斷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時間:2022-04-29編輯: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精準醫療單分子診斷技術研究中心在生物標志物miRNA無標記檢測技術研究及其肺癌早期診斷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成果發表在《ACS omega》、《Analytica Chimica Acta》等相關領域期刊。
miRNA是在轉錄階段起著基因表達調控的一種小型非編碼RNA,廣泛存在于生物細胞內并調控其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基本功能。研究證明miRNA異常表達與人類疾病比如癌癥息息相關,加之其在人類體液中的高穩定性存在特征,被認為最有前景的癌癥早期診斷生物標志物。盡管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克服了miRNA早期檢測分析存在的部分問題,但由于miRNA片段短、同源序列多、體液中含量較低,使得其無標記檢測面臨著極大地挑戰。
近年來,在生物標志物miRNA無標記檢測技術研究方面,重慶研究院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緊密合作,設計出結合修飾DNA探針的磁珠和雙鏈特異性核酸酶(Duplex-specific nuclease, DSN)檢測miRNAs的熒光生物傳感器,優化DNA 間隔區、磁珠與DNA探針結合方向和DSN酶剪切反應,實現了血清中miRNAs高靈敏度檢測分析(ACS omega 2022, 7, 2, 2224-2233)。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基于復合鎖核酸磁珠探針的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和多路復用熒光生物傳感器,實現了血清樣本中肺癌相關microRNA-21、microRNA-210和microRNA-486-5p的檢測分析,并有效地應用于臨床肺癌病人和健康對照組的判別分析(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2, 1208, 339778),有望被用作癌癥標志物miRNAs早期篩查與疾病診斷。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重慶英才和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
相關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omega.1c05775;
https://doi.org/10.1016/j.aca.2022.339778.
基于復合鎖核酸磁珠探針的多路復用熒光生物傳感分析方法
地址:重慶市北碚區方正大道266號 (400714)聯系電話:(023)65935555傳真:(023)65935000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版權所有京ICP備05002857號渝公網安備50010943035號